拓培猎头网_知名的广州猎头公司
拓培茂名猎头网_茂名猎头公司导航菜单
图片
图片
文章正文
广州如何强化科创支撑能力?
   2021-02-02 14:31:47    文字:【】【】【

无论是《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还是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都将“科技创新”放在了显著位置。2021年,广州将牢牢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增强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策源功能。

围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战略目标,广州锚定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将建设一流科学发现高地,塑造技术发明竞争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最强引擎,构建国际顶尖创新人才队伍,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创新生态。

在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新领域,大院大所大装置助力科研向尖端迈进;在技术发明阶段,层出不穷的科技成果在广州拥有广阔的落地应用场景;在产业发展方面,芸芸科技型企业释放强大创新动能;在人才培育环节,广州着力打造全球人才创新高地,厚植技能人才培养优势。

广州市人大代表和广州市政协委员着眼科创链条的各个方面,为广州如何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创新平台是人才摇篮与英雄用武之地

根据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广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以“一区三城”为主阵地打造科技创新轴,加强“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全球一线城市,科技力量一定要强。”广州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委、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说。

近年,广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着力加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科学发现,带动从“1到10”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探索并形成“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

“过去我们科技创新的路径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反向复刻’模式,关键技术在别人手里,就容易被‘卡脖子’,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王桂林谈到,“避免掉入‘陷阱’,必须要靠科技、靠创新。”

具有广州特色的“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硬核”布局,推动广州步入以科学引领产业的“正向推动”新阶段。王桂林透露,广州创建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获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高水平创新资源在黄埔、南沙密集落户。

长期在南沙区工作的广州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理事长、院长李令奇表示,“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的提出,为广州带来了更多“技术源”。

李令奇点明,大院大所大装置的陆续进驻,将会带来大量原始创新人才。与此同时,南沙科学城还有香港科技大学这类世界级名校的广州校区。今后,这里既是人才培育的摇篮,又将成为英雄的“用武之地”。

“最终,‘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将带来‘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李令奇解释,“集聚效应”源于创新平台体系对人才的吸引和发掘;“溢出效应”则是创新平台的人才在广州地区的流动、扩散。两种效应将共同为广州带来正向收益。

环大学开展成果转化有助形成产业动力源

政府工作报告在2021年的工作安排中提到,广州将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推进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和环五山、环中大、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争取通过国家科技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

“高等院校既是人才汇集地,也是科技成果诞生和转化的源头。”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认为,在环五山、环中大、环大学城等重点区域,集聚了中大、华工、暨南、华师及广东工大等重要高校,拥有学科基础扎实、高端人才密集、研发力量强大等优势。

在他看来,在此处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利于加强科技成果源头供给,激发高校科研活力,使研究开发更加贴近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实际需求,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形成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李志坚举例谈到,中山大学在现代医学、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华南理工大学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暨南大学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均实现了重要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发。

作为从位于五山地区华南理工大学走出的企业家,广州市人大代表、京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小能同样为此感到振奋。在他看来,广州此举是要把创新创业的“产学研用”各个环节打通。无论对高校还是企业而言,这都是一个重大利好。

“参考美国斯坦福大学周边的产业带,那里为何能够形成产业发展动力源?是因为有一整套研发投入、企业应用、人才培育、产业落地的场景化。”谢小能说,现在广州市将从事科研工作的院校和从事产业化研究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开展布局,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企业应用往往走在市场前沿。谢小能表示,广州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可以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专业授课等方面,为高校注入业界资源。学校培养的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则可以迎合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用人需求。

引导科技型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经营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1919家增至1.2万家。对此,作为企业家的广州市人大代表、金域医学集团董事长梁耀铭感慨,“十三五”以来,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了一批创新活力强、产业集聚度高的新兴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在梁耀铭看来,随着经济增长的要素动力逐步由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广州不妨根据产业基础,成立若干个产业链或若干个细分产业链,引入“链长制”。

这是他根据大型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提出的发展建言。梁耀铭表示,“链长”可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龙头企业负责人共同担任,解决日常协同问题,从而为做强做大相应产业提供机制保障。

在众多的中小企业里,隐藏着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却不为人知的“隐形冠军”企业,它们在某一行业细分领域持续精耕,掌握了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副会长龚元指出,培育一批关键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对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龚元建言形成一套符合广州“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特点的培育扶持体系,助推其成为广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例如,发掘广州市“隐形冠军”企业,为其匹配专项扶持政策。“遴选条件要改变单纯以规模论英雄的导向,要以纳税强度、人均专利等效率指标替代企业规模指标。”龚元说,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广州“隐形冠军”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引导科技型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经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浏览 (706)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网站编辑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访问统计